本頁關鍵詞:重慶鍋爐管
張丹力認為,應理性、謹慎看待產能嚴重過剩情況下的重慶鍋爐管行業和市場的復雜性、多變性。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,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凸顯,重慶鍋爐管工業發展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一種新常態,即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狀況不會有明顯的改觀,高成本、低價格、低效益的行業運行態勢仍將繼續。今年上半年,全國粗鋼日均產量遠高于去年同期,鋼廠生產積極性有增無減,這種情形將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需矛盾,會對市場形成不可預料的影響。我國鋼材供應過剩的大格局短期內不會被打破,雖然下游用鋼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回升,但這是一種低位的回升,切不可盲目樂觀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認識。
首先,鋼企已經逐步改變其生產經營模式。例如,有些大型鋼企提出,加快建立適應市場趨于飽和、同質化競爭激烈、資金長期趨緊的生產經營模式,加快建立新的資金管控和人才管理模式,加快建立直面市場的營銷模式等。
其次,鋼企利用資源優勢,積極擴大直銷、直供比例,越來越強調與下游終端用戶建立戰略聯盟,形成效益支撐點。不少鋼廠把擴大終端市場、實施跨界銷售模式作為目前的主攻目標;也有的鋼廠全力推進國家戰略資源基地建設;還有的鋼廠積極抓高效益訂單,積極與行業龍頭企業、知名大企業尋求戰略合作,同時鞏固與現有戰略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。
再次,鋼企正在加大防范經營風險力度,努力堅持“沒有合同不生產,不付款不發貨”。中國重慶鍋爐管工業協會的有關專家多次強調,鋼廠要防范經營風險,要堅持“沒有合同不生產”的原則,并提醒企業“不付款不發貨”的底線不能突破,否則將給本已繃緊的資金鏈帶來致命危害。
最后,鋼企將選擇優質鋼貿企業,建立新型的銷售網絡。鋼企正在逐步強化“大家贏就是真的贏”的經營理念,對與鋼貿商的合作關系重新審視并不斷研究。重慶鍋爐管行業已經開始要求鋼貿企業調整結構,鋼貿企業的優勝劣汰也會逐步展開。講究誠信經營、有資金實力、有銷售渠道的貿易商,將更有可能作為鋼企的協議戶,與重慶鍋爐管企業雙贏。
與此同時,在行政化、市場化雙重去產能的驅動下,我國重慶鍋爐管生產企業已經發生了明顯分化。一些鋼企生產成本降低,盈利面改善,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,也有一些鋼企受融資難、成本高等因素的影響,退出市場的步伐正在加快。目前,有的鋼廠已經沒有資金采購原料,為了增加流動性,甚至把鋼材抵押給下游;還有一些鋼企不惜巨額運費將鋼材遠銷。這些飲鴆止渴的做法,會使企業一步步陷入絕境。對此,要有足夠的警覺,一定要維護好企業的資金鏈安全。
張丹力對今后一段時期的形勢表示樂觀。他認為,當前經濟和重慶鍋爐管行業發展態勢,釋放出3個積極的信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