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關鍵詞:重慶無縫管
大多數重慶無縫管企業正在產能過剩的泥淖中進退兩難。
數據顯示,2014年6月份,粗鋼日均產量達到230.98萬噸,相當于年產8.43億噸的水平,遠高于7.5億噸的國內粗鋼導向性消費量;即便在這種情況下,出于人員安置、資金融通等不得已的“苦衷”,許多企業還是硬著頭皮再不斷吹大產能泡沫。與此同時,不斷攀高的負債率也在考驗著企業的資金鏈安全。
“2013年重慶無縫管行業雖然實現利潤116.8億元,平均每噸鋼利潤28元,但是如果考慮到企業的非重慶無縫管盈利,重慶無縫管生產的噸鋼利潤僅僅4.2元,盈利能力僅僅可以購買一個冰棍。”著名重慶無縫管市場專家馬忠普表示。
價格下跌的背后,是煤礦關停、鋼貿商倒閉、焦化廠燜爐等現象堆積的困局,是多年來產能非理性擴張的惡果。面對大面積虧損,煤焦鋼行業終于“清醒”過來。8月21日,中國證券報記者從2014中國煤焦鋼產業大會獲悉,在政府“組合拳”的積極引領下,直面結構調整陣痛,限制產量、淘汰過剩產能成為全行業共識,在長期以來難以控制的產能擴張沖動終于得到抑制,煤焦鋼行業加速迎來變局。
產能泡沫越吹越大
為從源頭上縮減粗鋼產量,緩解產能過剩壓力,工信部此前公布了2014年44家煉鐵和30家煉鋼企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的企業名單,重慶無縫管業共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達4800.4萬噸。其中,列入淘汰的煉鐵產能2544.9萬噸,比工信部制定的年度任務多淘汰600多萬噸;而煉鋼產能淘汰2145.5萬噸,已經完成全年淘汰目標的74.8%。 |